汉麻:价值超高的“药物宝藏”

汉麻:价值超高的“药物宝藏”

古老的汉麻绽放新光彩

作为一种生态环保、可再生的多用途植物,人们熟知的汉麻如今不仅已成为纺织业的宠儿,近年来亦受到化工、军工、造纸、黏胶、活性炭、汽车内饰、新型建材、复合材料、食品保健、生物柴油等行业,尤其是医药领域的专家深度青睐。这其中,汉麻(大麻)中的多种提取物和有效成分已在慢性疼痛、癌痛、癌症、癫痫、肌萎缩侧索硬化、帕金森病、抑郁症、阿尔茨海默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及免疫系统疾病中展现和发挥出了独特的疗效。其中,医用大麻中的活性成分大麻二酚(CBD),将有望成为新型的安全、低毒、无成瘾性的镇痛药,并取代临床中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就此,记者专门采访了我国著名药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医科大学药学院教授杨宝峰,请他就汉麻的前世今生、药物开发和药用价值进行了解读。

微信图片_20190714140638.jpg

汉麻,又名线麻、寒麻、火麻、大麻、魁麻等,别名称谓多达十余种,现在统称为汉麻,也是取英文“hemp”的音译。杨宝峰院士介绍,史书载,汉麻起源于中国,其种植史至少有8000年,是人类最早用于织物的天然纤维,素有“国纺源头,万年衣祖”之称。而被视为东方服饰文明的重要标志,麻文化在我国至少有上万年历史,在天然纤维(麻、丝、毛、棉)的运用上居于首位。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我国麻纺织技术就已成熟。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色蝉衣”等大量麻纺精品,无疑是人类麻纺工艺发展史的里程碑。西汉时期,麻纺精品与丝织精品沿着“丝绸之路”,进入了中东、地中海、欧洲,继而走向世界。

随着近代棉花种植的推广,以及工业合成纤维的出现,古老的麻类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可喜的是,进入21世纪,因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和创新意识的逐步提升,各国工业大麻的应用正在从单一的纺织行业转移到食品、麻油、生物塑料和医药等领域,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格局。特别是后者,其提取物药用价值得到了极大重视,开发速度异常惊人。仅在美国,到2016年已有16个州允许种植低四氢大麻酚的工业大麻品种,有23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修改法律,批准医用大麻的合法使用。2013年起,各方面因素开始大规模促进了医用大麻在美国的合法化。与此同时,大麻提取物及大麻二酚的相关专利和授权也分别由美国、加拿大、日本、瑞士、德国及中国所拥有。

用不着谈“麻”而色变

一提到汉麻(大麻),人们往往联想到海洛因、冰毒和摇头丸等毒品,把它们错误地相提并论。特别是加拿大、乌拉圭、美国部分州和荷兰等一些国家和地区相继开发大麻娱乐合法化之后,传统的大麻物质被制作成种类繁多的大麻饼干、巧克力等常规食品,在青少年中服食趋势增加的背景下,受到毒害的人群正日益扩大,不免让人忧心忡忡。

这里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大麻科大麻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分为工业大麻和毒品大麻,工业大麻是指四氢大麻酚(THC)含量低于0.3%的大麻,我国将工业大麻称为汉麻(hemp),现在国内外广泛应用的大麻均为工业大麻。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我国加入《经〈修正1961年麻醉品单一公约的议定书〉修正的1961年麻醉品单一公约》和《1971年精神药物公约》的决定,第二十八条大麻的管制规定为:本公约对于专供工业用途(纤维质及种子)或园艺用途的大麻植物的种植不适用。对此,杨宝峰教授对汉麻给予了客观的评价,即汉麻是一种高附加值的工业大麻,其植株中四氢大麻酚含量小于0.3%、已不具备提取毒性成分价值,在我国的法律、法规监督管理下,是可以规模化种植与工业化利用的大麻。因此,需要对大麻医疗性合法化冷静分析,按法规监管合理开发,无需谈“麻”色变。

取之不尽的阿里巴巴宝藏

在杨院士的眼中,汉麻的花、茎、叶、皮、籽、根全身处处是宝。其中,汉麻的果实被中医称为火麻仁、大麻仁、麻子仁、白麻子、冬麻子等。火麻仁为2015版《中国药典》第一部收录的中药饮片,是原国家卫生部明确公布的药食同源品种,可润肠通便,常用于血虚津亏、肠燥便秘。汉麻的麻叶、花、麻根也能提取药物,有止血、散淤、解毒等功效。

当前,人们对汉麻(大麻)的成分和结构了解的越来越深入。杨宝峰院士介绍,汉麻的化学成分较丰富,主要有类脂物、大麻素、黄酮类化合物、菧类、萜烯、碳氢化合物、非环形大苯酚、木脂素、生物碱、柠檬酸和环形大麻酚等。此外,每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在不同品种的汉麻,甚至在同一种汉麻的不同部位,也是完全不同的。这之中,大麻脂含大麻醇、大麻二醇、大麻酸、大麻萜酚、大麻色素和几种四氢大麻酚的“异构体”。其中大麻素是大麻植物中特有的含有烷基和单萜基团分子结构的一类次生代谢产物。目前已从大麻干物质及新鲜大麻叶中分离出大麻素70多种,主要包括四氢大麻酚、大麻环萜酚、大麻酚、大麻萜酚等。在这些成分中,大麻二酚(CBD)的药用价值最为抢眼,已被开发为抗癫痫药物等。

微信图片_20190714140651.jpg

助力汉麻医药产业腾飞

一个喜人的现实是,从国家战略发展层面和国计民生需要,汉麻产业已上升为前景光明的朝阳产业。有统计数字显示,目前我国汉麻种植面积目前已超过3.3万公顷,成为世界汉麻种植大国。其中农业第一大省黑龙江,是我国最早种植麻类植物的省份,具有较好的麻类纺织工业基础和技术储备,在汉麻产业全球范围兴起的大背景下,更是提前布局,抢前抓早,汉麻种植面积已占全国种植面积的六成以上,并在汉麻的育种、产业化和综合利用上走在了全国前列。根据国家产业发展规划,到2020年,我国汉麻种植面积将达到1000万亩,可实现上万农民就业,每年可为国家提供100万吨汉麻韧皮纤维、500万吨木浆、20万吨高档食用油,以及数量可观的医药原材料,增收上千亿元,有望使300万贫困人口脱贫。

受汉麻产业利好政策的鼓舞,杨宝峰和他的团队分别在北京、云南、黑河等地建立了汉麻研究基地,并着手探索汉麻根、茎、叶、花、籽及麻皮等各个部位的药物活性成分及有效活性部位,并逐个深入开展药效学研究及机制的探讨。杨院士团队发现,汉麻茎叶提取物及其中的大麻二酚等成分有助于抗菌、镇痛、抗抑郁、抗癫痫、抗肺动脉高压、抗氧化、抗衰老及抗疲劳,药效显著。火麻仁为主方的中药组合物及火麻油则拥有抗高脂血症、降低空腹血糖、抗疲劳及抗氧化的作用。根据火麻仁及汉麻的功效,杨宝峰团队正着手合理组方并研发相关保健食品及药品。杨院士表示,汉麻的多种药用价值,今后必将在心血管系统疾病及神经系统疾病领域大显身手,有望研制出一系列新型高效的治疗药物及辅助治疗药物。

然而,汉麻医药产业在我国还有待进一步推进和扶持。杨宝峰院士指出,国外学者已广泛开展汉麻活性成分的药用价值研究,其中以大麻二酚为主要成分的一种新药,已获美国FDA批准用于临床治疗儿童及青少年癫痫。比较起来,我国对汉麻药用价值的开发则刚刚起步,对汉麻的监管与合理使用尚需法规完善。同时,还需加速营造汉麻药用价值开发的产、学、研的合作环境,使之尽早走入临床、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守护人类健康。杨宝峰建议说:在构筑完善的监管法规的前提下,要严格依法管控含四氢大麻酚的种子及提取,搭建汉麻医药研发技术创新平台,包括培养汉麻研发专业技术团队,从而有效保证汉麻提取、研发及转化链条的顺利健康发展,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同时企业也要根据市场需要,把握和瞄准科研方向,共同助力汉麻事业的繁荣与腾飞。

转载自:医师网